必纵星观
星象必达·纵览热娱必纵星观
星象必达·纵览热娱在演艺界,常说:
“入戏不深,绝对不真;入戏太深,人生如戏”
演员们通过不同演技流派塑造角色,其中学术派追求冷静抽离,体验派则追求与角色灵魂相融。
然而当演员将角色演得太过投入,往往酿成悲剧。
1992年,陈凯歌为《霸王别姬》选角时,被张国荣的京剧扮相惊艳。
“我就是程蝶衣”——张国荣用六个月苦练京剧,最终塑造出影史经典。
但人戏不分的状态,让他在拍摄《异度空间》后深陷抑郁,最终结束生命。
87版《红楼梦》中,陈晓旭将林黛玉演绎得入木三分。
“林黛玉锁住了我的灵魂”——转型失败后她投身商界,却在事业巅峰时患癌出家,三个月后离世。
原为皮鞋厂工人的姬培杰,因气质独特被选中饰演妙玉。
为角色改名姬玉的她,最终真的遁入空门,成为修行者。
52岁出演《济公》的游本昌,为角色啃发臭鸡腿,塑造经典形象。
2009年,76岁的他剃度出家,法号“定畅”,将济公智慧融入现实修行。
拍摄《细伟》时,段奕宏为角色减重13公斤,却陷入角色阴影无法自拔。
噩梦缠身的他最终通过改名“段奕宏”才走出阴霾。
落选贾宝玉后饰演贾瑞的马广儒,戏外同样命运坎坷。
求爱陈晓旭未果后酗酒度日,32岁便暴病身亡。
因孙悟空一角成名的六小龄童,后期将角色商业化至极,引发争议。
“戏如人生,但人生终究不是戏”——如何在掌声褪去后重塑自我,是比演技更深刻的人生课题。